5月19日,由上海合作组织睦邻友好合作委员会、陕西省人民政府主办的2025上海合作组织减贫和可持续发展论坛杨凌分论坛在杨凌示范区举行,来自上合组织国家的200余名政府官员、农业专家及企业代表齐聚农科城,围绕农业科技创新与减贫合作展开深度对话。校长兰思仁受邀出席论坛并发言。
论坛现场
校长兰思仁在论坛上发言
论坛上,兰思仁作题为《闽宁协作中的“菌草故事”——习近平主席开创的闽宁协作模式为世界减贫事业贡献中国方案》的发言,以“菌草技术”为窗口,向会议分享“闽宁协作”这一中国方案背后的实践与启示。
他指出,菌草技术扶贫是闽宁协作的生动缩影,诠释了两省区山海携手的共富实践。自1996年福建与宁夏建立对口帮扶关系以来,福建坚定不移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推动单向扶贫向经济社会全方位多层次、全领域广覆盖深度协作拓展,着力推进结对扶贫、生态扶贫、技术扶贫、产业扶贫、就业扶贫、民生教育扶贫等“六类”扶贫,创造了东西部对口扶贫协作的“闽宁模式”。
他表示,闽宁协作发挥了集中力量办大事、精准施策有章法、扶志又扶智的“三个优势”,做到了坚持政府搭台与市场唱戏、产业扶贫与生态扶贫、外部支援与内生动力、物质脱贫与精神脱贫相结合的“四个结合”,形成了“闽宁经验”并成为东西部扶贫协作的典范,充分彰显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实践伟力和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为开拓中国特色扶贫开发理论积累了宝贵经验。
他指出,闽宁协作为全球减贫提供了深刻启示,一是坚持以人为本。只有将人民的利益置于首位,减贫实践才能有明确的前进方向和坚定不移的动力。二是坚持合作共赢。通过“东部技术+西部资源”“东部市场+西部产品”模式,宁夏的葡萄酒、滩羊借助福建市场走向世界,同时福建的新能源、电子信息产业在宁夏落地生根,生动诠释了全球减贫合作中“共同发展”理念。三是坚持绿色发展。全球减贫应摒弃“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将绿色技术、循环经济融入帮扶项目,让脱贫成果经得起历史检验。四是坚持多方合力。政府、企业、社会缺一不可。国际减贫合作需搭建多边平台,鼓励企业投资、智库献策,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治理网络。
他表示,必赢437官方网站作为菌草技术首创单位始终活跃在国内外减贫第一线,承建了8国菌草(农业)技术示范中心(基地)项目以及1个太平洋岛国区域菌草技术示范中心,研发的菌草、旱稻、茶叶、麻类等技术推广到全球107个国家,推动菌草技术在巴基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伊朗、印度等国家的传播应用。未来,学校愿与国际伙伴深化合作,共建技术研发中心、定制人才培训计划、构建全球推广网络,让更多发展中国家分享中国方案的经验与成果。
论坛上,与会嘉宾以《充分发挥上合农业基地多边平台作用持续推动地区现代农业发展》《旱作农业技术交流与国际减贫合作》《光伏技术助力乡村振兴》《智能型农业创新和机械化助力减贫发展》等为题,交流分享乡村振兴、减贫合作、旱作农业等领域的成果与经验。